一个人的心理门诊(成长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慧敏 施芳
24岁的彭吉军在西部边远的乡村卫生院开设了心理门诊,将一位位患者从精神折磨和心理障碍的痛苦中挽救了出来。
彭吉军是何人?他毕业于山东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专业,现在是服务于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卫生院的大学生志愿者。
2003年7月,彭吉军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实习结束了,就在实习单位准备录用他时,他却做出了服务西部的选择。
来到新疆不久后的一个深夜,彭吉军睡梦中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一名青年男子,站在过道里,一会儿大骂,一会儿大笑,还大喊“我喝醉了,要打吊针”。仔细端详,彭吉军发现他并没有喝酒。第二天,同事告诉他,该男子是住在医院附近的一名“疯子”,已经得病三四年了。他原本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因精神受了刺激,现在成了废人。彭吉军坐不住了,来到男子家中。没想到,男子的父母一直迷信地认为儿子是鬼魂附了身,经彭吉军诊断和再三解释后,他们才知道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这件事对彭吉军触动很大,他向院领导请示要开设心理门诊,院领导极力支持。
2003年10月1日,心理门诊开诊了,这是巴里坤县乃至哈密地区第一家心理门诊。在彭吉军的帮助下,那名青年男子先去乌鲁木齐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回家后,彭吉军常常到他家中,督促用药和心理治疗,现在这名男子已能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和下地干活了。
经过广泛细致的社会调查,彭吉军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于是,他先后在巴里坤、哈密的部分初中、高中、中专学校、劳教所、党校的青年干部班举办了十余场心理健康讲座,听众达4500人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知识。
“重新回到社会后,我们首先要看得起自己,自尊自重,重新做人,社会就不会抛弃我们……”2004年4月2日,彭吉军在哈密劳教所的一场题为《抖落灰尘》的讲座,使很多在场的七尺男儿落下了热泪。各学校和劳教所还特聘彭吉军为校外专业辅导员、心理指导老师。
为及时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惑,救助心理偏差的人群,2004年5月1日,彭吉军又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慢慢地,大家遇到不顺心的和无法解决的事情,都愿意通过电话、信件向小彭医生倾诉。这样得到彭吉军帮助的“朋友”已有150多人。
不久前,一位初中女生打来电话,说她和父母的关系处得十分糟,父母总是要求自己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总是和父母对抗并打算离家出走。经过彭吉军多次开导,这位女生找到了自身缺点,还和父母做了一次真诚的交流,彼此消除了误解。父母感激地说,多亏小彭帮了我们,女儿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和我们朋友式地交心。
巴里坤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生渴求知识的眼光,总使彭吉军难忘。2004年1月,彭吉军回到山东。他顾不上回家,带着巴里坤县60多名贫困生的资料,首先来到母校。母校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1.3万元,并与63名贫困生结为互助对子。彭吉军个人还资助了一名蒙古族贫困学生。在50天的寒假中,彭吉军只在家里呆了10天,其它时间都奔波在母校和他实习过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一方面为贫困生争取资助,一方面
回想在西部度过的15个月,彭吉军感慨地说:“当人们喊我彭大夫时,我总是想着应该为这儿的人们做些什么。”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21日第十一版)